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过程需要注意什么
点击次数:48
发布时间:2025-08-06
马氏体不锈钢(如410、420、17-4PH等)钝化需针对其高碳含量、亚稳组织、内应力敏感特性优化工艺,核心控制要点如下:
一、前处理关键(成败基础)
消除加工硬化层
机加工件必须 化学抛光或电解抛光 去除表层10μm(防止钝化膜不均)
喷砂件禁用 Fe基磨料(残留Fe颗粒导致电偶腐蚀)
精准除氢处理
电镀/酸洗后须 200℃×4h 真空烘烤(渗氢量≤0.3ppm)
实测方法:按 ASTM F1113 汞滴法
超洁净化清洗
溶剂除油后需 热碱煮(70℃×10min)→ 电解脱脂(阴极2min/阳极0.5min)
验证:水膜连续30s不破
二、钝化过程禁区
禁用水溶液高温钝化
温度>50℃时马氏体相变引发 微裂纹扩展(需控制在25~35℃)
禁止强氧化剂直触
HNO₃浓度<20%,避免沿 板条马氏体边界 发生选择性腐蚀(尤针对416等高硫牌号)
严控酸性暴露时间
酸洗/钝化总时长≤15min(每超1min晶间腐蚀深度增0.5μm)
三、组织敏感点防控
逆转敏化组织风险
对淬火态工件:钝化前需 540℃×2h回火 → 使M₂₃C₆转化为M₇C₃(降低Cr贫化)
对回火态工件:确保 碳化物球化率>90%(金相验证)
δ-铁素体腐蚀防护
δ相>8%时:钝化液中添加 0.01~0.05%氟化钠 抑制相界活化
四、后处理生死线
三重残酸驱逐
graph LR
A[60℃去离子水洗] --> B[90℃纯水超声波洗]
B --> C[3%三乙醇胺中和]
C --> D[真空干燥(-0.1MPa, 105℃)]
五、失效应急方案
锈点溯源快检法
锈蚀形态根本原因对策
密集点状锈碳化物界面腐蚀650℃×1h 二次回火
沿晶网状锈板条马氏体氢蚀超深冷处理(-196℃×1h)
局部片状锈残酸孔隙富集真空熔融玻璃微球封孔
晶间腐蚀挽救
对已腐蚀件:
浸入 硼酸-甘油混合液(120℃×30min) → 形成玻璃态封孔层
涂覆 改性聚苯硫醚(PPS)涂层(0.1mm厚度阻断腐蚀通道)
盐雾实验≠真实耐蚀性:马氏体钢须通过 GMW 8082 循环腐蚀试验(120周期)
禁用铬酸盐钝化:Cr⁶⁺诱发马氏体钢应力腐蚀开裂(SCC)概率>78%
膜层结合力检验:按ISO 2819做 热震试验(-196℃↔150℃ 循环10次)